| 文章一覽:nirwa姐的愛心花籠~發芽了! (新回覆在最前面,最多列出 6 個) [列出所有回覆] |
| nirwa |
發表於: 2008/04/30 01:00pm |
[這篇文章最後由nirwa在 2008/04/30 01:06pm 第 1 次編輯]
呵~ 我想, 沒有人一開始就瞭解或熟練某件事物的, 當初我也是這樣一路走來的.
瞭解一下相機的 P, A, S, M 模式各個的特性以及使用時機; 快門速度以及 ISO, EV 之間的關係; 測光方式以及白平衡的不同對於畫面的影響; 鏡頭的焦長, 光圈大小, 對景深的影響與控制等等, 進而再瞭解一下構圖, 光線, 色彩, 對比, 線條對於畫面可看性的決定性影響......
把相機說明書 K 一下, "數位底片" 不用錢, 多練習練習, 自然熟能生巧. 很粗糙地說 "拍照" , 大概就這樣吧~
前幾天拍於武陵農場, 不知名的莓類, 大小約 1 cm 左右.
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:


|
| |
| nirwa |
發表於: 2008/04/30 08:38am |
下面引用由六隻竿在 2008/04/29 05:20pm 發表的內容: 請各位賞花
|
|
花籠的花, 對我而言, 真是百看不厭呢~
雞婆一下, 有關攝影技術方面的事.
建議六隻竿用 Av ( 光圈先決 ) 模式來拍應該會比較使用 P 模式來拍, 更容易控制景深. 我會建議合拍 "株植外觀 + 花" 時, 光圈用小一點, 例如 f 11 ~ 14, 以加深景深; 若只是要拍花, 拍出它的特色與外觀, 則建議用大一點的光圈, 例如 f 2.8 ~ 8, 以比較淺的景深來去掉或模糊掉其他不必要的背景雜物 ( 包括介質, 背景等等 ). 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應該會更不一樣才是. |
| |
| nirwa |
發表於: 2008/04/26 11:30am |
下面引用由nirwa在 2007/08/03 11:05am 發表的內容: 要開完花沒多久才找得到比較新鮮的果莢. 採成熟種子時, 是找不到果莢的 ( 因為都消失不見了, 不知道哪裡去了 ). 最近有開了幾朵花, 我找看看有沒有新鮮的果莢, 再拍照貼圖上來.
|
|
呃...... 記得是沒找到果實... : P
下面引用由六隻竿在 2008/04/22 08:16pm 發表的內容: 這個也是niwar的愛心花籠, 不過我是06年10月收到的(幸運號碼37號), 出芽20個, 這棵是活最久的一棵. 放在東面的陽台(太陽可以照到2小時), 純赤玉土, 用1/1000的化肥一星期用一次. |
|
都可以看出小小花籠的樣子了, 長得不錯喲.
下面引用由六隻竿在 2008/04/22 08:24pm 發表的內容: 花籠真的是長的很慢很慢, 當毒隱發作時, 手就特別癢, 只好請摳摳幫幫忙, 快速幫我省10年光陰, 下面這顆解藥(入手有半年)有紅紅的花苞喔.
|
|
舉手附議, 它們生長真的很慢很慢...... 它們的花很素雅, 是我最喜歡的仙人掌花之一呢~
下面引用由六隻竿在 2008/04/25 00:02am 發表的內容:10年是我胡扯的, 我也沒種過花籠10年那麼久, 我用種子種花籠1年半約長到1.5mm,買的這個約有20mm(2公分), 所以20/1.5=13.3年. 不好了, 超過10年了,----以上毒隱發作時講的話,請當作笑話就好.
|
|
2 公分大小應該有 7~8 年以上吧 ?! 花籠的毒, 大概是我放的比例蠻多吧 ? : )
|
| |
| nirwa |
發表於: 2008/04/26 10:38am |
我有一株直徑 1 cm 左右的小花籠, 種了兩年多, 快三年了, 看起來好像都沒什麼變化呢~
可是另一株直徑 4 cm 多一點點左右的實生花籠, 買的時候是單株, 同樣都是種了兩年多, 莖直徑不變, 卻已經長了三個 0.5 ~ 1 cm 不等的側芽了. 花籠說不定是長得最~~ 慢的仙人掌了.
分享一下前陣子幫它們換盆的方法 :
幫它們換盆時, 我非常小心地把舊土給輕輕撥掉, 發現它們的根系相當細且短小. 另外, 我也觀察業者原本的介質有相當高比例的泥炭土, 我也依樣畫葫蘆, 但是考慮到它們的原生環境是以石灰石為主, 所以加了不少石灰粉摻在它們的新介質中 ( 赤玉土 : 泥炭土 : 極細粒摩金石 ~ = 1 : 0.5 : 1 ), 又用了一些碎石灰土粒當成是綴石來長期調控介質的 pH 值, 使它不會變酸性.
我也考慮到它們根系很細小的特性, 盆子的介質是用了三層不同的介質. 最底下那層是較粗粒的發泡煉石, 不使介質容易積水, 中間是上面提到的那種比例的介質, 然後挖個漏斗狀的洞, 用泥炭土摻一點石灰粉和少量珍珠石, 鋪在那個洞上再種下花籠, 再用同樣的介質 ( 泥炭土摻一點石灰粉 ), 把根部給輕輕填實.最上一層是是用比較高比例的赤玉土, 再用碎石灰土粒當是綴石.
我在調的介質時, 會讓它們就有點微溼, 所以我是一個多星期之後才少少給一點水, 保持介質的微溼而已, 持續大約了一個月左右之後, 才正常給水.
我完全沒修根 ( 不敢修, 怕長不出新根來 ), 很快地就直接種至新盆子上了, 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長出新根, 因為對於新介質的反應實在是慢~~ 慢, 完全不知道能否適應. 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