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
- 台灣仙人掌與多肉植物協會 (http://www.cactus-succulent.org/LeoBB/non-cgi/images/mainlogo.jpg/leobbs.cgi) |
-- 作者: 佛手柑
96.06.28. 下午 晴 96.07.07. 下午 晴 nirwa姐暫時報告到此
-- 作者: nirwa 等了好久... 都沒看到照片的說...
-- 作者: 佛手柑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7/20 02:33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無奈~放暑假~活動較多!
-- 作者: nirwa
呵~ 沒關係啦.
-- 作者: 佛手柑 相機回來了!趕緊拍~但是相機有點怪怪的~所以拍的不太清楚! 1. 2. 3. 4. 5. 6. 7. 8. 9.
-- 作者: nirwa
這... 介質會不會太濕了, 或者太肥了. 嗯... 花籠幼苗長得很慢, 它的幼苗跟一般仙人掌幼苗的照顧比較有一點不太一樣. 建議佛手柑的介質先不要給超細粒魔肥, 用細砂或者細泥炭土就好, 待它們長大一些些再滴幾滴液肥應該就夠了, 花籠幼苗長得很慢很慢, 不太一下子需要那麼多肥的. 很稀很稀的液肥 ( ~ 1:2000 ) 就應該夠了. 魔肥之類的長效肥只要用有沾上水氣, 它就會慢慢釋出肥份, 幼苗都用不到那些肥料, 反倒是那些青苔吃得很高興呢~ 細泥炭土如果先加熱殺菌過 ( 蒸過或微波 ), 種子也先用 70% 藥用酒精稍微泡一下下 ( 幾秒鐘的時間 ), 再 "密封" 在盒子中等它發芽, 盡可能不要打開盒子. 這樣子可以減少它們被青苔或黴菌入侵的機會, 或者噴少許的殺菌劑, 也有一些效果. 建議佛手柑用小鑷子小心翼翼地幫它們移植到其他沒那麼肥的介質, 否則, 很有可能哪天都會被青苔給蓋過去而消失不見. 花籠幼苗長得很慢又很難照顧, 或許是它在市場比較少見本土實生株的原因吧~
-- 作者: 佛手柑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7/27 09:45a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
-- 作者: nirwa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佛手柑[/u]在 [i]2007/07/27 03:23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我的經驗是, 花籠種子發芽率大約在 50 ~ 70% 左右而已.
-- 作者: 佛手柑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7/30 08:16a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
-- 作者: nirwa 建議佛手柑換個培養方式 ( 介質, 肥料... ) 試看看, 或許就會改善一些.
-- 作者: 佛手柑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7/30 05:20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nirwa姐您說對不對! 嘻~嘻!
-- 作者: nirwa 呵呵~ 上次寄給你的是大概今年三四月間採的, 去年花結的種籽. 不過它們今年花開的比去年較少些, 我也有好一陣子沒去採種籽了.
-- 作者: 佛手柑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7/31 08:12a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
-- 作者: nirwa 呵~ 花籠自開花授粉後, 種子的熟成需要大概幾個月的時間, 大概要三個月的時間左右, 種子顏色才會由鮮紅色 --> 暗紅 --> 黑色 ( 成熟 ). 含花籠種子的果實, 都藏在生長點那裡的白毛中, 所以一般都見不到花籠的果實 ( 細細長長, 乾乾扁扁的 ), 有時會有幾顆黑黑像灰塵般的種子從白毛中或剌旁掉出來.
-- 作者: 佛手柑
阿!是不是細小種子牠的果實 ( 細細長長, 乾乾扁扁的 ), 都是長這樣子
-- 作者: nirwa
要開完花沒多久才找得到比較新鮮的果莢. 最近有開了幾朵花, 我找看看有沒有新鮮的果莢, 再拍照貼圖上來.
-- 作者: 六隻竿
這個也是niwar的愛心花籠, 不過我是06年10月收到的(幸運號碼37號),
-- 作者: 六隻竿 花籠真的是長的很慢很慢, 當毒隱發作時, 手就特別癢, 只好請摳摳幫幫忙, 快速幫我省10年光陰, 下面這顆解藥(入手有半年)有紅紅的花苞喔.[UploadFile=IMG_8963_1208866996.jpg]
-- 作者: stevencjlee
好美哦
-- 作者: 六隻竿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stevencjlee[/u]在 [i]2008/04/24 01:26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
-- 作者: nirwa 我有一株直徑 1 cm 左右的小花籠, 種了兩年多, 快三年了, 看起來好像都沒什麼變化呢~ 可是另一株直徑 4 cm 多一點點左右的實生花籠, 買的時候是單株, 同樣都是種了兩年多, 莖直徑不變, 卻已經長了三個 0.5 ~ 1 cm 不等的側芽了. 花籠說不定是長得最~~ 慢的仙人掌了. 分享一下前陣子幫它們換盆的方法 : 幫它們換盆時, 我非常小心地把舊土給輕輕撥掉, 發現它們的根系相當細且短小. 另外, 我也觀察業者原本的介質有相當高比例的泥炭土, 我也依樣畫葫蘆, 但是考慮到它們的原生環境是以石灰石為主, 所以加了不少石灰粉摻在它們的新介質中 ( 赤玉土 : 泥炭土 : 極細粒摩金石 ~ = 1 : 0.5 : 1 ), 又用了一些碎石灰土粒當成是綴石來長期調控介質的 pH 值, 使它不會變酸性. 我也考慮到它們根系很細小的特性, 盆子的介質是用了三層不同的介質. 我在調的介質時, 會讓它們就有點微溼, 所以我是一個多星期之後才少少給一點水, 保持介質的微溼而已, 持續大約了一個月左右之後, 才正常給水. 我完全沒修根 ( 不敢修, 怕長不出新根來 ), 很快地就直接種至新盆子上了, 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長出新根, 因為對於新介質的反應實在是慢~~ 慢, 完全不知道能否適應.
-- 作者: nirwa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nirwa[/u]在 [i]2007/08/03 11:05a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六隻竿[/u]在 [i]2008/04/22 08:16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六隻竿[/u]在 [i]2008/04/22 08:24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六隻竿[/u]在 [i]2008/04/25 00:02a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10年是我胡扯的, 我也沒種過花籠10年那麼久, 我用種子種花籠1年半約長到1.5mm,買的這個約有20mm(2公分), 所以20/1.5=13.3年.
-- 作者: 六隻竿 請各位賞花[UploadFile=080426120012_1209460748.jpg]
-- 作者: nirwa
[quote][b]下面引用由[u]六隻竿[/u]在 [i]2008/04/29 05:20pm[/i] 發表的內容:[/b] 雞婆一下, 有關攝影技術方面的事. 建議六隻竿用 Av ( 光圈先決 ) 模式來拍應該會比較使用 P 模式來拍, 更容易控制景深.
-- 作者: 六隻竿
相片沒照好被nirwa捉包了, 這張相片真的是照的太差了, 那天早上天氣陰陰的, 我想用閃光燈的話會太亮, 於是強迫不用閃光燈.
-- 作者: nirwa
[這篇文章最後由nirwa在 2008/04/30 01:06pm 第 1 次編輯] 瞭解一下相機的 P, A, S, M 模式各個的特性以及使用時機; 快門速度以及 ISO, EV 之間的關係; 測光方式以及白平衡的不同對於畫面的影響; 鏡頭的焦長, 光圈大小, 對景深的影響與控制等等, 進而再瞭解一下構圖, 光線, 色彩, 對比, 線條對於畫面可看性的決定性影響...... 把相機說明書 K 一下, "數位底片" 不用錢, 多練習練習, 自然熟能生巧. 前幾天拍於武陵農場, 不知名的莓類, 大小約 1 cm 左右. [UploadFile=IMG_4447_1209531592.jpg]
|